山东农妇给袁世凯拜年,寒酸礼品却送出最高境界,袁直夸:好
1913年春节,袁世凯请了他很看重的山东都督靳云鹏,还带着他老妈邱氏一起来家里过年。这在当时可是超级有面子的事儿。靳家的人都乐坏了,靳云鹏更是觉得倍儿有光。
靳云鹏为拜年可是下了大功夫。给大总统送礼,哪敢马虎?他想,袁大总统现在权势滔天,啥好东西没见过?普通礼物他肯定看不上。得挑最贵的,金条、珠宝、古董字画,他搜罗了一堆好东西,兴奋地拿去给母亲瞧瞧,想让老人家也乐呵乐呵。
没想到,邱妈妈一瞅见那堆亮晶晶的玩意儿,非但没笑,脸反而拉长了。她啥话没说,直接指着靳云鹏的鼻子,一顿好骂,骂得他狗血淋头。
骂完人后,老太太气呼呼地进了屋,一会儿又走出来,手上拎了个篮子。靳云鹏一看,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,里面竟是些橘子、白豆腐、山东煎饼,还有一小罐腌咸菜!
“妈!你这是在干啥呢?”靳云鹏一脸惊讶,心里满是疑惑。
“就这些,没别的了!”邱氏干脆利落地回答道,一点不含糊。
靳云鹏觉得那份拜年礼寒碜得要命,可没想到,这背后竟是一位普通母亲的大智慧,讲的是一个儿子在妈妈教育下,人生大反转的感人故事。
那段穷苦日子里,妈妈总是反复叮嘱我。她的话像一盏灯,照亮了我前行的路,让我在艰难中也能找到方向,铭记于心。
故事得从几十年前山东那个穷乡僻壤的小村子讲起。那时候,那地方真是穷得叮当响,啥都没有,但却藏着不少有意思的事儿。
1877年,靳云鹏在济宁一个穷困潦倒的农民家里出生。更惨的是,他爸很早就去世了,家里剩下妈妈邱氏和七个嗷嗷待哺的孩子,全靠她一个人辛苦支撑。
邱氏是个平凡的农妇,一个字也不认识。但在那段苦日子里,她特别坚强。为了养大七个娃,她早起晚睡,卖豆腐、煎饼。每天清晨,村里就能看到她叫卖、忙碌,那豆腐、煎饼的香味,养活了全家,也是靳云鹏儿时最温馨的回忆。
母亲辛苦劳作,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。很快,靳云鹏十八岁了。看到母亲驼背的身影和斑白的鬓发,他很难过。他不愿一辈子困在山村,想外出打拼,让家人过上好生活。
有一天,靳云鹏鼓起勇气,跟正在忙碌的母亲开口了:“妈,我打算出门找个活干,赚点钱。”
邱氏放下手中的活儿,静静地看着已长大成人的儿子。她明白,孩子总会离开。没阻拦,只是轻抚他稍显稚嫩却坚定的脸,眼眶泛红。沉默片刻,她郑重又慈爱地说:“儿啊,闯世界是好事,娘只说几句实在话,你得记住。”
“妈,您的话,我一定深深记在心里!”靳云鹏心里一酸,双腿一弯就跪在了地上。
邱氏伸出一根手指说:“首先啊,出门在外得勤快些,别怕累也别怕吃点小亏。你多做点事,早晚会有人注意到你的努力的。”
“第二点,”她伸出第二根手指强调,“对人得真诚,但也得机灵点。特别是碰到上司、老板这些能给你工作的人,他们都是你的贵人。对贵人,要尊敬,还要……”她想了想,“要懂他们喜欢什么,在意啥,然后好好去做,这样事才能成,他们也才乐意帮你。这就是效率高,明白没?”
“妈,你的话我都记住了!”靳云鹏郑重地点头,心里牢牢记住妈妈那些简单却充满智慧的话,每一句都深深印在了他脑海里。
18岁的靳云鹏,背着妈妈重重的叮嘱,揣着几个粗粮煎饼,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家小村,迈向了未知的路。他的目的地,是天津边上的小站。
那时候,袁世凯正在组建一支叫“新建陆军”的队伍,到处招募士兵,扩充实力。
厕所里也能碰到好机会,就像棋盘上一步步提升自己。别小看这些地方,有时候,大机遇就藏在这些日常的小事儿里。
理想挺美好,但现实超残酷。靳云鹏兴冲冲跑到小站募兵处,却被当头泼了盆冷水。招兵军官瞅瞅他,矮瘦小不说,右眼还斜,这模样哪像能当兵的样子。
靳云鹏心里特别难受,觉得超委屈,失望透顶,都想到收拾东西直接回家不干了。
就在他想放弃的那一刻,他记起了妈妈出门前说的话:“别怕吃苦,别怕吃亏,每件事都要拼尽全力去做……”
想到这些,靳云鹏心里豁然开朗。他擦干泪水,打起精神。从那以后,他特别认真地打扫厕所,像完成重要任务一样。别人偷懒,他却细心刷洗每个角落,还用草木灰和干草除臭,保持干燥。渐渐地,他管的茅房成了军营里最干净的地方。
机会啊,经常就躲在那些咱们平时不注意的小细节当中。
但他看到茅房时,惊得瞪大了眼。里面干净得出奇,地面光亮,角落整齐,还有股草木的清新味,跟他想的军营茅房完全不同。
“这厕所是谁给收拾的啊?”袁世凯挺纳闷地问了起来。
一问之下,才知道是平平无奇的备用兵靳云鹏打扫的厕所。袁世凯对这小兵刮目相看,觉得能把这种脏活干得这么好的人,肯定不简单,有责任心,有毅力,是个可培养的人才。
袁世凯立刻喊来炮队武备学堂的负责人段祺瑞,对他说:“芝泉,你那儿有个叫靳云鹏的士兵,赶紧找出来,调到武备学堂重点培养!”
靳云鹏的命运因为一次把厕所打扫得特别干净而发生了大转变。他直接从杂役变成了军校学生,还拜了后来的“北洋之虎”段祺瑞为师。
进了武备学堂,靳云鹏又回想起了老妈的第二句话:“碰到上司就是你的好运,顺着他们的喜好来,做事才能更顺利。”
靳云鹏的上头领导是段祺瑞,这家伙可不简单。他来自安徽合肥,一脸严肃,治军特别狠,但听说很有本事。关键是,他是袁世凯的得力助手,老婆还是袁世凯的干女儿。抱紧这条大腿,对他以后的路子太重要了。
靳云鹏开始悄悄观察并打听段祺瑞的喜好。他很快发现,段祺瑞除了治军,还特爱下围棋,一有空就想找人切磋,但军中能陪他下又下得好的人不多。
机会一来,靳云鹏立马行动,买了好几本围棋棋谱,全身心投入研究,经常忘了吃饭睡觉。他还常找同事或教官切磋,没多久,棋艺就大涨。
有一天,段祺瑞忙完工作觉得无聊,想找人下棋。手下人要么常输给他,要么不敢应战。这时,一直站在旁边的靳云鹏鼓起勇气说:“老师,我懂点皮毛,想跟您下一局,给您解解闷。”
段祺瑞瞅了他一眼,有点惊讶,但也没细想,就爽快答应:“哟,你还会下棋呢?行,那咱们就来一局吧。”
靳云鹏这盘棋肯定是输了,但他下得挺有风度,思路也很清楚,明显是用了不少心思。段祺瑞难得碰到能和他过上几十招的对手,心里别提多高兴了。
自那以后,段祺瑞棋瘾上来,头一个就想找靳云鹏。靳云鹏陪下棋特别上心,知道段祺瑞好胜,就苦练棋艺,每次都用全力对战。但到紧要关头,他就故意露破绽或走错步,输给段祺瑞。
时间一长,段祺瑞心里犯了嘀咕。他发现靳云鹏下棋布局挺有一套,比自己还巧妙,中盘也很猛,但为啥老在最后关头掉链子呢?一次对弈后,他直接问:“云鹏,你下棋布局都不错,咋每次都输我呢?”
靳云鹏笑着回应,话说得很到位:“老师,我陪您下棋,就是想让您乐呵乐呵,输赢我不在乎。看到您下棋时开心,我就挺高兴的。”
这段话说得既谦虚又有心,还透着真诚,段祺瑞听后心里美滋滋的。他瞅瞅眼前这长得不咋样的年轻人,觉得他不一般。这小子聪明好学,能吃苦,还会来事,知道啥时候该进啥时候该退,真是个可造之材。
段祺瑞打心底里把靳云鹏当成了自己人,开始有意栽培他,想要好好提拔提拔。
成功的大道和我妈送的朴实礼物,这两者看起来不搭边,但对我来说都意义非凡。我妈的礼物虽不起眼,却满满都是爱和激励。
从1902年开始,袁世凯和段祺瑞地位提升,靳云鹏也跟着沾光。袁世凯在保定搞了个北洋军政司,段祺瑞立马推荐靳云鹏当参谋。后来,段祺瑞又坚持让靳云鹏去云南,做了新军第十九镇的总参议。
靳云鹏真挺争气,牢记老妈的话,拼命学习和提升自己。在段祺瑞推荐和自己打拼下,他很快出人头地,连袁世凯都看重他,成了北洋系里的一颗希望之星。
1913年春节时,袁世凯为了巴结他的得力助手靳云鹏,特地请他带着老妈邱氏,一起到自家府邸过年,热闹热闹,表示器重。
靳云鹏收到邀请,心里别提多激动了,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。他赶紧回家跟母亲邱氏说,邱氏虽然平时节省,但看到儿子有出息,也特别开心。
高兴劲儿一过,靳云鹏就犯难了:头一回去给大总统拜年,得挑个啥礼物好呢?
他兴冲冲地把礼物拿给母亲,没想到母亲一看,立刻就火了,就像开头说的那样,邱氏大发雷霆。
儿子!你到底懂没懂啊?老妈指着靳云鹏的鼻子,气得声音直颤,“你想想,我啥身份?一辈子卖豆腐摊煎饼的穷老太婆!哪来的金银财宝?你提这些去,是想说儿子当官能变出钱,还是他不干净,搜刮民财?”
靳云鹏被老妈骂得晕头转向,他冤枉地说:“妈,我去给大总统拜年,礼物得挑最好的呀!这些都是我辛辛苦苦赚来的。”
“哼!”邱氏打断了他,“靠本事赚的钱也不能随便送。袁大总统多重要啊,他是咱们的恩人。我代表你母亲去拜年,你备的那些礼太轻了。”
老太太喘了口气,认真地对儿子说:“孩子,你想想,袁大总统啥好东西没见过?你送金银财宝,他能看在眼里?他需要这些?送了反而显得咱没品味。”
靳云鹏一下子懵了,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母亲,一动不动。
就在这时,邱氏突然转身进了里屋,不一会儿提着装满土特产的篮子出来了,里面有十个自家种的橘子,四块自做的豆腐,六斤山东煎饼,外加一小罐腌的咸菜。
“妈,您真打算送这些啊?”靳云鹏看着那篮子,又无奈又好笑,急得直跺脚,“这也太简陋了!送出去的话,别说给您增光了,我的官位都难保,会让人笑掉大牙的!”
邱氏自信地笑了:“孩子,别担心。这些在别人那可能不值钱,但娘觉得比金银财宝还宝贵。橘子是我看它长大的,咸菜是我亲手腌的,豆腐煎饼更是一辈子的手艺,味道绝对赞!这些带着娘的心意,有人情味,才是真的礼轻情意重,袁大总统会懂的。”
靳云鹏还是一脸苦相:“妈,虽说送礼得有名目,但这些橘子、豆腐、煎饼、咸菜,咋写啊?写上去不是让人笑话嘛!要是被有心人揪住,说我们故意拿这些次品侮辱大总统,那可咋解释得清啊!”
“别担心,”邱氏瞧着儿子那着急样,偷笑了一下,然后把笔塞给他,“娘来说,你就负责写,准没错!”
靳云鹏半信半疑地打开礼单,然后拿起笔,准备开始写。
邱氏开始一字一句,慢慢念了起来,声音平稳:
把十个桔子写成“吉子十个”,意思是希望大吉大利,讨个好彩头!
四块豆腐寓意好,写上“都福赐快”,就是希望大总统啊,福气能像这四块豆腐一样,来得又快又多!
煎饼六斤被写成了“坚兵禄金”,意思是祝大总统军队强大,战马雄壮,工资奖金多多,生活富足!
一罐咸菜被写成“闲才一贯”,意思是祝愿大总统周围能“吸引众多能人,让有才华的人不断涌现”!
靳云鹏听了老妈的解释,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。他压根没想过,这些家常土产在老妈嘴里变得那么吉利喜庆,还跟时局搭上边,赶紧拿起笔,把老妈说的这份特别礼单认认真真写了下来。
袁家大院里回荡着阵阵笑声,那笑声里藏着一份深沉而永恒的母爱,它像一股暖流,永远温暖着家人的心房。
春节那天,靳云鹏心里七上八下的,但也挺期待。他陪着老妈邱氏,提着装满吉祥物的篮子,就踏进了袁世凯的家门。
袁世凯看到那份特别的礼物和清单时,和邱氏预想的一样,他先是一呆,然后立马放声大笑起来,那笑声真是响亮又畅快!
袁世凯拿着礼单,哈哈大笑:“太好了!这‘吉子十个,都福赐快,坚兵禄金,闲才一贯’真是绝妙!我看了好几遍,越看越觉得妙不可言!”
老袁乐开了花,一把接过那朴素的篮子,像看宝贝一样瞅着里面,直夸:“这才是真的好货!满满的都是老太太的心意,比那些没温度的金银财宝有人情味多了!”
老袁立马让厨子用邱氏带来的豆腐、咸菜做菜,还切了煎饼。宴席上,大家吃得津津有味,都夸邱氏手艺好。袁世凯更是赞不绝口:“这才是过年该有的家常味!”
吃饭时候,袁世凯特地请邱氏坐上主位,和她聊起了家常,非常尊敬这位既实在又聪明的老太太。他对靳云鹏讲:“云鹏,你妈这么通情达理,真是你的好运,也是我们北洋的好运!”
这事之后,袁世凯更看重靳云鹏了。他觉得靳云鹏有本事,知进退,家里教育也好,老妈那么贤惠,儿子肯定不差。而且他不贪财,在乱糟糟的官场里能守住自己,真是难得。
后来,袁世凯果然更看重靳云鹏了。没过两年,在袁世凯打算当皇帝前,他就给了靳云鹏“泰武将军”的称号,还封他为“一等伯爵”,那时候他可真是位高权重啊。
靳云鹏在老妈的教导下,官路越走越宽广。就算袁世凯当皇帝失败,北洋军阀里斗得不可开交,他也靠本事和机灵,在皖系和直系间游走,两次当上国务总理,威风八面。
邱妈妈真不简单,不仅把靳云鹏培养成了总理,她的教育还影响了其他孩子。靳云鹏的弟弟靳云鹗后来也当了北洋陆军师长、河南省长,还做过五省联军副总司令,是个大人物。
更神奇的是,邱氏还有个养子叫潘馥,他是靳云鹗的结拜兄弟,邱氏以前还给潘馥当过奶妈。潘馥后来也混进了政坛,在北洋政府快结束时,还当上了最后一任国务总理和交通总长。
邱氏过世后,靳云鹏、靳云鹗和潘馥都为她穿上丧服尽孝。这三人,俩做过总理,一个当过省长,这样的场面,在中国历史上怕是独一份。

